压住阵脚,一时之间双方肃穆,城外一点声音都没有。

        耶律贴不看着对方军阵,过了好一会,才沉声道“前几次去攻宋军,都是被他们的炮打回来。今日宋军前来,不知道军中有没有带炮。”

        耶律良道“宋军前来,怎么可能不带炮?若是我军去攻,必然先要被炮轰击。不如静等,让宋军攻上来。等到打败了攻来的宋军,蹑其背后攻上前去。”

        耶律贴不点了点头“不错,正该如此。宋军火炮着实让人头痛,无坚防备,不知怎么应对。”

        见契丹军队不动,刘兼济看了看天边的太阳,沉声道“壁垒已经建好,我们不能容契丹人在曲阳待下去。再过三刻,命前锋第二团前进攻击,且看契丹人如何应对。”

        祝贵称诺,道“契丹全是骑兵,如何防守?依末将看,他们就是等我们攻,而后迎面出战。若是直接攻上来,怕我方火炮轰击。我们攻了,他们再出,火炮便有了阻碍。”

        刘兼济点了点头。现在宋军都用火枪火炮,面对冷兵器军队,实际有巨大优势。只是时间尚短,到底该如何作战,以什么方法,什么阵形,看将领临场发挥。

        两军列阵,实际上宋军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哪怕是步兵对骑兵,也是如此。火枪兵攻击距离可达三十步,刀枪只有数步,中间的差值,就是宋军的优势。如果宋军能把双方距离一直保持在数步之外,对方就没有了还手能力。不过宋军的实战经验太少,这种战阵交战,大多军队还不熟悉。

        在宋军大量使用火炮的情况下,弓矢的作用就基本没有了。对方百箭,不如火炮一炮,拉开距离攻击,宋军稳胜。无论近战还是远战,宋军都占据上风。

        这个时候,真正影响战局的不是战阵,而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契丹的突然进攻,战略和战术的机动,据险而守避过武器差距,诸如此类。一旦两军对阵,契丹实际就输定了。

        只是现在契丹的耶律贴不知道,刘兼济还没有信心,曲阳城外双方还是小心翼翼。

        随着一声号角,宋军中间的第二团缓缓前进。一百多人一个鼓手,军官在旁,全军随着鼓点缓缓移动脚步。速度并不快,不过士卒整齐划一,一排一排如波浪一般,向曲阳城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