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城池,耶律划里道“这城看着不大,攻城只容得下数千人,我们五万大军,只能久困。”

        韩福奴道“久困只怕不是办法。我们兵多,可以围点打援。这是宋人在边境的第一城,必然重视无比。我们围得久了,他们一定会派人来救。那个时候,兵马就有用处了。”

        韩谢十连连点头“此是妙计。我们军兵不善攻城,与宋军比利于野战。若是有宋军来援,正好扬我之长,攻敌之短。灭了援军,城中必然军心不稳。”

        耶律划里道“此次攻城,圣上把大多火炮都给了我们,正要在这里看看。他们城头有炮守,我们城下有炮攻,看看是哪个厉害。自有火炮,攻城便就与以前不同了。”

        一边的阿里只道“正是如此。这几年,本朝学着宋人造炮的方法,铸了不少炮,不正是要用在这种时候?两军对垒,且看看是哪家的炮厉害!”

        韩谢十和韩福奴都不说话,显然对阿里只的话并不赞同。铸炮的方法是从宋朝学来的,自己国内的工匠更加无法与宋朝相比,怎么比炮?炮与刀枪可不一样,不如别人就是不如别人,契丹人对这些又不擅长,怎么能够跟宋朝相比呢?哪怕这是宋朝的一座小城,只怕也不是契丹的炮能攻破的。

        几人围着城看过,缓缓回到营地。

        城头的常方看着几人,对身边的副指挥使崔群道“那几个看城的,必然是契丹首领。可惜城头的炮打如此远,便就没有了准头。若他们再近些,一炮结果了他们!”

        崔群笑道“指使,当年杜太尉救唐龙镇时,城外数炮结果了契丹国主,惹出无数乱子。契丹人吃过一次亏,怎么还会上前来?他们学得精了,只在远处观看。”

        常方点了点头“是啊,契丹人在幽州半个多月,一直到这里才大举进攻,必然来者不善。这里到遂城二十多里远,可不能够断了联系。若成孤军,那可是麻烦了。”

        崔群道“景太尉五万大军,怎么能够被契丹人围死?且安心,我们与他们战就是。”

        耶律划里进了帅帐,在中间就座,道“今日且先扎营安歇,明日一早,布置好火炮,便就攻城!”

        众将一起称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