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宵道“契丹人没粮,多等一天,便就好打一些。近些日子,已经有一万余签军投降。再围他们些时日,估计投降的人更多。契丹人和奚人不降,那些签军可不会白白送死。”

        富弼点了点头“说的也是。契丹人的粮道已经断了,而且幽州也搜不出粮来。唉,这场战事没想到最后是这个样子。契丹人来的时候气势汹汹,战起来却溃不成军。”

        杜中宵听了不由点头。不要说是富弼,就是自己,也没有想到两军的战力差距会这么大。只有河北路整训的禁军,由于初期军官不到位,经验不丰富,面临到了一些困难。打了些日子,也很快就成熟了起来。现在马怀德的十万人,也是强军之一,不是契丹人可以正视的。

        正在这时,赵滋进来,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前线又有八千签军投降。据他们说,契丹军营中快要断粮了。契丹人不给签军粮草,不管他们死活,只能投降。”

        富弼道“如此说来,契丹军队只怕支持不住了。太尉,若是圣上没来,耶律洪基降了如何是好?”

        杜中宵想了想,摇了摇头“那没办法,投降也不行。圣上未到,这仗就不能结束。哪怕耶律洪基的属下全部投降,也要把他留在那里,等候圣上发落。”

        赵滋听了就笑“这个时候,只怕前线的契丹人没什么希望了。大军围住,没有粮草,他们根本看不到出路。听说,耶律洪基现在对属下讲的,是中京道很快就有援军到来。可幽州那里,刘几防得十分严密,哪里有什么中京道援军?耶律洪基大话唬人而已。”

        富弼道“有什么办法?难道他告诉属下死路一条?吩咐包围的各军,仔细安排,不要在这个时候出任何乱子。圣上后日便到,我们准备迎接。”

        武清城外,耶律洪基大帐。耶律仙童进来,行礼道“陛下,有八千签军,一时看守不严,投到宋军那里去了。军中粮草不足,难免人心惶惶。”

        耶律洪基摆了摆手“那些签军全无用处,现在只是徒耗粮食而已。情况艰苦如此,从明日起,便就停了签军的粮草吧。让他们自生自灭,不必去管了。”

        耶律仙童有些犹豫“这些签军若投了宋军,终究是后患。战阵上不中用,运粮还是有用的。宋军在这一带,有五六十万大军,粮草供应也不容易。投去的签军多了,只怕宋军用他们运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