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沉默了一会。过了一会,崔向才小声问道“太尉,他们从牢城营里出去,就只是做寻常百姓吗?若是出去做官,我们在这里管得严了,只怕以后会有麻烦的。”

        杜中宵道“你们放心,就是做百姓。契丹大国,又多为后族皇族,让他们做官,朝廷每年哪有那么从俸禄发?不杀他们,允许他们做百姓,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这是杜中宵一直坚持的,这些契丹贵族被俘后,只能做平常百姓。甚至一两代内,不许科举。不是没有人提议给他们封官,由朝廷养起来。当然,也有人建议直接杀掉。在杜中宵看来,俘虏敌人,还封他们做官,让参加战役的前线将士怎么看?杀掉更不可行。不说杀俘不祥的话,杀了他们,剩下的契丹人更不投降了,是以后的麻烦。想来想去,还是进行劳动改造合适。

        听了杜中宵的话,一众官员才放下心来。这里关着的可是契丹皇帝、枢密使、宰相一应俱全,哪怕是王爵,在这里都不算什么。很多人都是出生在富贵之家,家世显赫。如果他们出去之后,朝廷还会重用的话,将来找麻烦,这些官员可扛不住。

        说过一些细节,杜中宵道“还有一些契丹官员,幽州之战的时候,主动投靠朝廷。朝廷安排了他们在这里做事,拿些俸禄。他们都身份不凡,拿的俸禄不是你们可比。不是一回事情,你们不要乱想。”

        崔向等人忙道不敢。耶律仙童等人,在牢城营做事,一个月可以拿几十贯,一般的官员可拿不到这个数字。这些官员知道,这些人本来是契丹高官,投降了之后,宋朝应该给他们重赏的。一个月几十贯钱俸禄,很大程度上是对他们酬功,而不是那些职位真能拿那么多钱。

        没有办法,按照契丹的官职爵位发钱,对于宋朝来说,这些人太多了。不如就让他们做普通人,每月几十贯钱,在开封府可以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在牢城营里,管的都是原来熟悉的契丹人,他们对这种生活熟悉。至于以后,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几年时间,学不会怎么赚钱,那也实在没有办法。

        看着众人,杜中宵道“建这样一处牢城营,我们是第一次做。能不能做好,就看你们了。做得好了,以后有对外战事,就知道该怎么对待俘虏。做不好,诸位的仕途可就堪忧。”

        崔向几人急忙拱手“太尉放心,我等一定尽心尽力!数年之后,从牢城营里出去的人,必然都会些手艺,知道怎么大宋生活下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