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宵道“是啊,幽州一战,契丹对地方搜刮太狠。相公,现在是如何救济?”

        富弼道“各城和各镇,都设了粥棚,尽量不能饿死人。中原运来了粮种,让他们把地种了。现在青黄不接,本就是一年中最难的时候。”

        杜中宵道“我以为,除了粥棚之外,还应该以工代赈。只是施弱,老人孩子还好,青壮年人也吃不饱,等在那里浪费。诸如修桥铺路,开挖河渠,都可以先做起来。做活的人,除了管他们吃饭,还可以发些钱财。百姓手中有钱了,自然就会有客商来赚。地方热闹起来了,许多事情就好做了。”

        富弼道“官府手中也没多少钱,如何发得下去?地方的富户去年也被契丹搜刮尽了,现在同样指望不上。只要熬过夏天,地里收了粮食就好办了。”

        杜中宵道“可以让朝廷拨钱下来吗。新占之地,本地要发钱赈济。”

        富弼想了想,道“太尉说的是。只是现在又开大战,只怕朝廷也没有钱啊。说到底,近几年年年打仗,朝廷的家底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杜中宵本想再劝,想了想还是不说了。这个年代比不得后世,事情发展得慢,百姓也没那以急。幽州这里今年只要不饿死人,百姓们应该就感念恩德了。对于富弼来说,做到这个程度就够了。

        其实朝廷怕什么发债?新得了这么多土地,特别是幽州,本是富裕之地,又战据咽喉,很快就能发展起来。这种债务,应该很容易发,也很容易还得上。最近这些年,开封府的京西路,着实是有许多赚了大钱的富贵员外。此时全国的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的新资本不多,他们的钱没了去处。买了国债,总还有利息领着,官民两利的事情。

        不过现在是文彦博当政,对于将来偿还的利息,感到压力山大,不想多发债罢了。当然,也跟宋朝现在官员的治理水平有关,从上到下,缺乏做这些事的人才。

        聊了一会闲话,富弼道“此次北上,太尉欲要怎么做?”

        杜中宵道“王凯和贾逵两军在河东路,调到幽州还要些日子。我欲以刘几一军先出发,与马镝一起回去,先把献的城池占了。等王凯和贾逵两军到来,我与他们一起北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