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一年内减税、降低徭役,这是体现新君登基,恩惠于天下,皇恩浩荡之举。

        最后,是封官进爵,这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事情,甚至当房玄龄念到这里的时候,整个大殿中除了王君临和念诏书的房玄龄之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不过,并不是一开始就封爵,而是先颁布了王君临和杜如晦、房玄龄、李靖、魏征、裴世矩、虞世基等重臣研究了两三个多月才定下有别于之前大隋,乃至历朝历代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朝廷体制、官员机构。

        事实上,这个朝廷体制和官员的机构王君临和聂小雨之前已经大体定下了框架方向,下面的众臣只是往里面填充东西。

        而这才是这封诏书的重头戏,也是今天开国大典的重头戏,当然也是满朝文武,乃至王君临治下五十八个郡所有的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

        当然,诏书里面也只是大体提了一下,具体的章程早已下发五十八个郡,两百三十一个县,一些内容也在街巷中贴出了告示,让百姓知道什么事情该到何处找什么样的衙门或者官员去办。

        总体来说,大安帝国的官制分为文、武、司法三个大的体系。

        文设中书省,有两名长官,分为左、右二相,下统六部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农部和工部;每部设有正二品尚书一名,正三品左右侍郎两名,且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杜如晦为左相,房玄龄是右相,都是正一品的大员,共同负责政事,但各有侧重和分管范围。

        这里要说的是,大安国的六部和中国自西汉以来形成的三省六部中的六部相比还是有很多的不同,面上来看少了一个刑部,多了一个农部。再往深处来看,各部的职责权力范畴也有很大的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