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冤枉,都是赵侍郎逼迫下官,下官官微人轻,情非得已啊。”

        “悔不当初,悔也!”

        “赵贼误我!”

        一时间,这些人府上哀鸿遍野,张熙彻、赵光明、王大录等人或是喊冤不已,或是悔恨不已,或是大骂不已,当然无论他们如何也都晚了,都免不了被锦衣卫一一绑赴至了午门外。

        紫禁城,午门外。

        监刑的几位宦官已经就位了,为首的是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宦官,来自于大明内廷司礼监,坐在午门外西侧台阶下的几案后,靴尖向外成八字形。中年宦官身后站着数十小太监。

        三十位衣甲鲜丽的锦衣卫,手执木棍左右排列。

        他们手上的木棍可不是普通的木棍,都是由百年栗木制成,一头削成了棒槌状,外面包裹着铁皮,铁皮上还缠绕着有倒勾的铁箍,上面还有斑驳的血迹,看上去很是狰狞。

        午门外还有近百余名校尉,他们都是喊号子的。行刑的是锦衣卫,他们负责大声吆喝传达司礼监宦官的命令,并在锦衣卫行刑的大声吆喝,以壮声势。

        此时还有一份公文,正由缇骑快马加鞭发往百里之外的云蒙县,给百里外的云梦知县送来了份意外“惊喜”:云蒙知县丁渭身为一方父母,不思为民做主,反故人入罪,使伸冤之百姓蒙冤入狱,更令治下李家村五十九口死不瞑目,其罪不可赎,即日起削职为民,充军烟瘴之南,家产尽偿蒙冤之李家村百姓。

        赵虬等人被绑赴午门外指定位置,脸朝下趴在地上,掀起上衣,褪下裤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