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罪:我朝太祖皇帝见宰相专权之祸,遂罢丞相、设阁臣,备顾问,而贼臣严嵩挟皇上之权,侵百司之事,处处以丞相自居,虽无丞相之名却窃有丞相之实,权势滔滔,官员每每升迁,未及谢皇恩,必先拜谢贼嵩,盖因他们知事权出自贼嵩,只知畏惧奉承贼嵩而已。此坏祖宗之成法也。

        二大罪:圣上贼臣严嵩票拟。圣上每用一人,贼嵩便四处炫说这人是我票拟本上推荐的;圣上每罢免一人,贼嵩便说此人不勤附于我,所以我才在票拟本上罢免他;圣上每宽大一人,贼嵩则说是他票拟本所救;圣上每罚一人,贼嵩就四处向人扬言说这人得罪了他,他才在票拟本上报复的。贼嵩处处时时借助圣上的喜怒恣肆威福,所以群臣感嵩之惠甚于感皇上之恩,畏嵩之威甚于畏皇上之罚。用舍赏罚之权既归于嵩,大小臣工又尽附于嵩,嵩之心胆将不日大且肆乎?窃君上之大权。

        三大罪:陛下每有善政,贼嵩皆言此出自他的建言,他这是抢夺、磨灭圣上之功。

        四大罪:贼嵩纵子僭窃皇权,委重权于其子严世番,故京师有“大丞相、小丞相”之谣。

        五大罪:贼嵩公器私用,大肆对其亲人、私党加官进爵,冒朝廷军功。

        六大罪:贼嵩大肆接受贿赂,引用诸如赵大膺、高博泰之奸臣,祸害天下。

        七大罪:外寇入侵,贼嵩惧怕作战,误国家军机。

        八大罪:贼嵩把持朝政大权,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九大罪:文武官员升迁,但论贿金多少,致使贪污削剥盛行于世,大失天下人心。

        十大罪:自贼嵩主事以来,朝野贿赂成风,官风不正,官员以投机取巧为能事,败坏风俗,乌烟瘴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