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工钱?!真的吗?知县大老爷真是我们的父母官啊,我们给知县大老爷磕头了。”

        “咋还让俺们干活啊,干啥活,累不累啊像以前施粥多好啊。”

        “我呸,刘老孬,你真是个懒货,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啊,你还想白吃一辈子啊。干活给工钱,这是多好的事啊,每人每天不低于20文呢。一家人攒上个把月,盖房子的钱都有着落了,你好好干,老婆本也能攒下。”

        听了朱平安的话后,底下的老百姓和难民都兴奋了,一天不低于二十文工钱呢,还是当天结算,便是有些人偷奸耍滑想要起哄,也被周围人好一顿教育。

        有当初打倭寇发赏银一事的背书,老百姓对朱平安所做的承诺深信不疑。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担忧。

        “知县大老爷,俺有一把子力气,自是能去以工代赈,可是俺婆娘还有俺崽子咋弄啊?!俺家崽子才三岁,除了吃喝拉撒玩,啥也不会啊。”

        “就是啊知县大老爷,我老爹都是七十岁高龄了,他咋去干活啊?”

        众人的担忧都在朱平安的考虑之中,朱平安安抚众人道,“诸位不用担心,这些本官都有考虑,老弱妇孺可以做帮厨做饭、洗衣缝补、捡柴打水等轻巧、力所能及的活计,一样发放工钱。当然十岁以下的孩童,生病的人,还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等例外,他们即便不参加工程建设,也可以免费用膳。”

        听了朱平安的话后,避洪区的老幼妇孺也都放心了,知县大老爷想着他们呢。

        “知县大老爷,俺叫虎子,俺今年八岁了,可是俺有力气,俺也想干活领工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