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朱平安第一次看到杨继盛原版的《请诛贼臣疏》,朱平安在现代并没有看过杨继盛的奏疏原文,只是知道奏疏大意,以及一些关键地方。

        朱平安看的很认真,字斟句酌,研究奏疏中除了“或问二王”这一忌讳外,还有无其他忌讳之处。

        这第一段是交代背景,并无不妥之处。

        朱平安继续往下看第二段:“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方今在外之贼惟边境为急,在内之贼惟严嵩为最。贼寇者,边境之盗,疮疥之疾也;贼嵩者,门庭之寇,心腹之害也。贼有内外,攻宜有先后,未有内贼不去而可以除外贼者,故臣请诛贼嵩,当在剿绝贼寇之先。且嵩之罪恶贯盈,神人共愤,徐学诗、沈炼、王宗茂等常劾之矣,然止皆言嵩贪污之小而未尝发嵩僭窃之罪。”

        杨继盛在这第二段切入正题,痛批严嵩之罪,言徐学诗、沈炼、王宗茂等人弹劾严嵩都只弹劾了严嵩贪污这些皮毛小罪,没有弹劾到严嵩僭越的大罪。

        这一段虽然带着杨师兄的个人情绪,但是总体来说,也并无不妥之处。

        朱平安继续往下看,然后就到了正题了。

        杨继盛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了三千余字揭露了严嵩专政叛君之十大罪五大奸。

        朱平安一边看一边总结了一下,杨继盛在奏疏中揭露了严嵩如下十大罪:

        一大罪:我朝太祖皇帝见宰相专权之祸,遂罢丞相、设阁臣,备顾问,而贼臣严嵩挟皇上之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