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严世蕃的这一谋划,在最关键的兵部武选司衙门栽了一个大跟头。

        兵部武选司是严世蕃辩书的一个关键衙门。

        因为杨继盛在奏疏中弹劾严嵩以权为两个孙子冒领军功,先是为长孙严效忠冒两广奏捷之功,升为锦衣所镇抚,接着又冒领琼州一人自斩七首级功造册缴部,严效忠告病,严嵩乃令次孙严鹄袭替,严鹄又告并前效忠七首级功加升锦衣卫千户,升任千户管事。杨继盛言,严效忠、严鹄是两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均未曾一涉行伍,焉能有军功?!

        并且,杨继盛在奏疏中说以上弹劾事实,有武选司昃字十九号堂稿作为证据。

        所以,严世蕃在辩书中对此着墨颇多,破费了一番功夫,还特意对经办此事的严党官员强调,让他们找兵部武选司的官员,以兵部武选司的名义抄写辩书,说经查证,杨继盛所弹劾之事不实,武选司昃字十九号堂稿与弹劾事项无关。

        经办此事严党官员到了兵部武选司,严格按照严世蕃的名义,找到了当时唯一在武选司办公的领导——兵部武选司郎中周冕,搬出了严世蕃的名头,令他以兵部武选司的名义抄写严世蕃的辩书上奏朝廷。

        不过,经办此事的官员可能出门没看黄历,也没有做足功课,他并不知道他所找的这位周冕是何许人物。他不知道,这兵部武选司郎中周冕可不是什么畏惧严党的应声虫。

        这周冕可是一个并不逊色于杨继盛的硬骨头,他人生的信条是“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一位连圣上都不怕的存在,又岂可能怕严党!

        廷杖!

        杨继盛在弹劾严嵩前,挨过一次廷杖;而这位周冕,可是已经挨过两次廷杖了。

        第一次挨廷杖是因为嘉靖皇帝建太庙一事。那时大礼仪之争过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