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兵械,下官窃以为火器至关重要......”

        ......

        朱平安在张经话音落后,针对张经提的的细枝末节,一一详略得当的讲了出来。

        朱平安研究了这么多的兵法,尤其是着重研究了最贴切这个时代、最适合练兵、最讲究细枝末节的戚继光的两部兵书(目前,戚继光还在带兵的早期阶段,这些经验总结还没有形成,还没有动笔写这两部兵书),对张经提问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不仅回答的游刃有余,而且超级细节。

        张经饶是定力深厚,但听着朱平安的讲述,也忍不住惊讶的挑起了眉毛,万万没想到朱平安不仅是知兵这么简单,竟然对于统兵练兵的细枝末节都知之甚详,对于这些一般将领都不一定掌握的细节问题,朱平安不仅回答的面面俱到,而且操作性还超级强,完完可以记录下来直接用了。

        如果不是知道朱平安的身份,张经甚至都怀疑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未及弱冠的文官,而是一个资历深厚的将军了,甚至一个资深将军都不一定能总结到如此程度。

        “朱大人,欲提领民兵几何?”张经问道。

        “回大人,下官计划千人。”朱平安如实回答道。

        “一千人啊,粮饷、军备、消耗......这五千两银子可远远不够啊。”

        张经目光灼灼的看着朱平安。

        “回大人,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五千两银子,民团就可以组织起来了。后期,开荒种田、拉赞助、以战养兵......办法总比困难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