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得知倭寇木筏渡河扬长而去的消息后,刘知府一时急火攻心昏厥了过去。

        刘知府幽幽叹息后,徐千户也是禁不住露出了一副如丧考妣的表情。

        刘知府急火攻心,他徐千户又何尝不是呢,他们的情况如出一辙,都是抢功不成反有降罪之患,是标准的难兄难弟,只不过他身为武将,身体承受能力比刘知府强一些,虽然也是急火攻心,但是并没有昏厥过去。

        “唉,徐千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刘知府被下属扶持着,在床上坐了起来,靠着一个靠枕,向徐千户问道。

        “回大人,昨晚夜深,对岸地形复杂,末将担心为倭寇所趁,万一倭寇设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末将下令按兵不动,枕戈待旦;一炷香前,末将见天色微亮,已派遣何百户率三百精锐渡河前往对岸探查倭寇踪迹。”

        徐千户上前禀告道,有些担心刘知府会怪罪他畏倭不前、贻误战机。

        刘知府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徐千户如此安排,甚是稳妥,甚是稳妥。”

        刘知府已经深深的领教到这伙倭寇的凶残了,就凭手上的兵力,已经对剿灭倭寇不抱希望了,甚至不敢想了,现在唯一所想的便是减少损失,不求有功,但求别再有过。

        徐千户的安排,自然是贻误战机、怠于剿倭,但也不会再有损失,夜深危险,我不出兵,倭寇即便设伏,我也不会中倭寇埋伏,自然也不会有损失,等到天亮后再派人查探倭寇踪迹,倭寇登陆是为了劫掠财富,都是流窜作案,抢完一个地方就换一个地方,势必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天亮了倭寇早就跑远了,这个时候再去查探倭寇踪迹,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自然是稳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