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他们还咸与荣焉的跟附近人吹捧朱平安文才武略并雄,结果,打脸来的好快。

        他们是武人。

        吟诗作画他们是门外汉,不过对于行兵打仗,他们算得上是内行,对此还是有发言权的。《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若想要攻打应天,作为攻城方的倭寇人数不说是五倍、两倍之多,最起码也要跟应天守军一样多吧。因为攻城方本来就不占优势,若是人数再不如守军,你还来攻城,那你就不是攻城了,你这属于自取灭亡。

        上虞倭寇就剩下八十来人了,你说他们会来袭扰应天?!

        这紧急军情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前一秒,临淮侯、魏国公他们还跟旁边人吹朱平安知兵,文才武略并雄长呢,结果朱平安就报了这么一个笑话似的紧急军情,这让他们都臊的抬不起头来。

        尤其是,旁边还有还有一两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京营主将,故意臊临淮侯、魏国公,“呵呵,国公爷、侯爷,你们方才说什么来着,状元郎知兵有武略?!”、“呵呵,文才与武略并雄的状元郎,还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

        这调侃更是令临淮侯、魏国公臊的老脸通红,恨不得将脑袋低到裤裆里去。

        朱平安将众人的反应收入眼中,这里的反应,跟臬台衙门力的反应,没什么两样,不免有些失望。

        “诸位大人,安静!”张经一脸严肃的扫视众人,维持集议现场秩序,然后扭头,皱眉看向朱平安问道,“朱大人你说上虞之倭寇将要来袭扰应天,有何凭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