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对着江月白极为感兴趣或崇拜的举子,但看着他竟然说出这等狂妄的话,当即就是大为愤怒,甚至有人想朝他动手了。

        却不怪他们如此巨大的反差,尽管江月白的才名显赫,但跟着林晧然的文名相比,当真是腐草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

        林晧然一路披荆斩棘,从县试到殿试连夺六元,被圣上亲自赐下“大明文魁”匾,早已经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现在江月白要辱林晧然,那无疑是玷污了他们的偶像,如何让他们不感到愤怒呢?

        “哎!”

        先前扯着江月白袖子的书生轻叹了一声,眼睛复杂地打量着这个人。

        他发现江月白纵使满腹才学,但凭着这等性情,在官场恐怕亦难有大作为。只是他的堂妹看上此人,而他的叔公徐阶亦对江月白甚为满意。

        原本这种言论传出,必然对江月白的声名造成负面的影响,起码得到“狂生”之类的声名。只是他的运气还算不算,会试已然降临,却将所有举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一则小道消息传来,本届会试主考官最热门的人选次辅徐阶,却是招到了严党上下的反对,最终改由南京吏部右侍郎李玑担任。

        按说,这最有资格的还是礼部尚书吴山。只是吴山才主持完去年的恩科会试,今年就不适合继续再主持了,这亦是明朝官场历来的规矩。

        现如今的六部之中,除却吴山之外,其他五位都不是翰林院出身。在到侍郎这个级别筛选的时候,李玑却是以年龄取胜。

        李玑,字邦在,江西丰城人,二甲进士头名出身。只是比张璁还要蹉跎,中得进士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人,现今比严嵩还要大上一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