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御史到提学御史说不上好与坏,毕竟是一次广收门生的机会。虽然经他亲点的这批生员中,恐怕最后没几个进士,但亦算是一份资源。

        黎光祖上任之初,内心便有了一个想法。虽然不指望广东能出一位像林晧然那种文魁君,但若能够诞生一个会元或状元,亦能让他在任满升迁多一份资本。

        另外,他曾经一度在生员的门槛上,蹉跎了足足二十年,直到四十三岁才取得生员的功名,亦希望有真才实材的童生少经一些波折。

        不管是为了他己身的利益,还是为着如他这般怀才不遇之人,都让他有责任选取真正有才华之人,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关系户。

        跟着以往的大宗师不同,黎光祖的第一站放到了粤西,在高州府举行第一场,廉州府举行第二场,而到了雷州府则是第三场了。

        林晧然作为雷州知府,自然要出面接待黎光祖。

        黎光祖若是面对一般的知府,自然是有端些架子的资格,摆出一省提学的高姿态。只是在林晧然面前,那点底气亦是坦然无存了。

        三年后,不说他极可能外放到地方任参政,哪怕他能够留京任京卿,但那时林晧然早已经任满一届知府,都不知在哪高就了。

        最为重要的是,不说林晧然翰林院出身就比他监察院出身要高上一档,单是二人间的年纪,当真是夕阳和朝阳的差别。

        双方分主宾而坐,相谈甚欢。

        到了院试之日,行香挂牌,一切有序地进行着。

        黎光祖端坐在堂上,规规矩矩地进行着院试。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巡视着考场的每一个角落,防止那些作弊之徒混迹其中,进而从自己手中骗去功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