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采珠不仅仅是缺氧而亡的危险,还可能遭到鲨鱼等海洋生物的攻击,或者遇到台风气候亦可能丧失性命。

        廉州知府林兆珂在《采珠行》云:“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鱼腹间。”这足可以见证,采珠是一项风险极高的作业。

        现如今,好珠是越来越难采,需要承担的风险亦是骤然提升。

        现行的采珠模式,需要二人以上共同作业。一人用长绳系腰,携篮入水采珠贝,采到珠即刻振绳,令船上的人拉起。

        且不说会不会遭到鲨鱼之类的鱼兽突然袭击,单是上面的人拉之不及,或许绳子突然断了,便可能令采珠人丧生。

        正是如此,每一次采珠,几乎都是拿着命去搏。

        只是渐渐地,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先前还能搏出一点富贵来。但随着朝廷珠池霸占,他们被划为了疍户,朝廷开始奴役于他们采珠,他们用命搏来的珍珠却要上交朝廷。

        特别是到了本朝,他们被打上了疍户的铬印,需要世世代代接受着官府的差使,为着朝廷进行采珠。

        他们祖辈进行过反抗,但却是徒劳无功,注定无法跟着整个大明朝相抗衡。亦是如此,他们只好选择消极怠工,不愿意拼着命去采珠。

        只是这些负责采珠的恶官却毫无人性,为了防止他们偷懒,竟然在脚上缚着石头直接沉底。

        他们掐着点才往上拉,若是篮子没有收获,则会让时间再延长一些。结果很多人哪怕是搏着命去采珠,结果还是由于上面人拉之及,最终直接溺亡。

        都说天下的工匠最苦,但在他看来,他们疍户才是真苦的人。像嘉靖五年冬,天气异常寒冷,但是官吏还强迫他们疍户下海捕珠,最终冻死的疍户难以数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