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文学的落后,这时代还信奉着源于西周的“敬天保民”思想。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到了本朝,虽然对各种天象有着比较温和的解释,但矛头仍然直指当今天子:日食、月食的出现,都是帝王失德、失政的原因所致。

        因此每当日月运行出现异常时,皇帝和执政大臣都要围绕当时的朝政加强自身的修省活动。在这之中,修德和修政就成为帝王政治中最为关键的补救措施。

        而作为忠于帝王的臣子,凡遇有日食、月食现象,则要按惯例行救护之礼。

        日食时,京师文武百官都要到礼部救护;月食时,则到太常寺救护。

        在具体的仪式上,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礼仪。如日食,百官素服至礼部,钦天监官员报日初亏,百官分五列,每班以一名礼部官员带领,班齐后上香、跪拜,行三跪九叩救护礼,作乐,随之伐鼓,各官按班轮番上香祗跪,至日复圆乃止,百官更换吉服,行礼。

        这次日食发生在黄昏时分,而恰恰又是一个阴天。不过出现的日食现象很是吓人,日食遮盖面积达到九成五,几乎是最严重的日全食。

        礼部衙门坐落在东江米巷中,这里无疑是大明诸多衙门的汇聚之所。

        吴山是现任的礼部尚书,虽然至今没有能够入阁成为内阁大臣,但呆在礼部尚书的位置四、五年,身上的官威日盛。

        在发生日食的时候,身穿素服的吴山带领诸多官员站于院中,抬头看着天上的日食都显得是忧心忡忡。

        当下的大明已然是弊病重重,前年朝廷连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去年一个“封矿令”差点让到南方大乱,今年又遭到蒙古犯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