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受义父严嵩的推荐,以祭海神的名义,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军务。胡宗宪毅然选择了站队,投入了严党的阵营。

        在赵文华的大力推荐下,胡宗宪很快出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先加直浙总督,后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一度节制七省的兵力。

        正是在胡宗宪的出任直浙总督期间,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先擒汪直、后杀徐海,两浙倭患暂告浙江倭患平息,并开始剿灭逃往福建的倭寇。

        若是论到个人功绩的话,纵观整个大明数万官员,还真鲜有人能够跟胡宗宪比肩。

        只是奈何,随着严嵩的倒台,新任首辅徐阶已然是要对严党中人进行清洗,而胡宗宪更是成为了徐阶的眼中钉。

        在这个党同伐异的大环境中,注定不会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言。只要身上有一个小黑点,便会被政敌们无限地放大,最终会让你成为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正是如此,胡宗宪并没有因为剿倭不力,没有因为战事吃败,仅是因为南京户科给事中陆凤仪罗列一些不知真假的罪行,便被免职押至京城。

        令人讽刺的是,辽东再次被蒙古部落洗劫,蓟辽总督杨选却安然无恙。反倒太平无事的浙直地区,浙直总督却被押解到京师问罪。

        就在锦衣卫将胡宗宪押解的途中,其平定福建的倭寇的下一步重大行动不得不暂停,先前的作战方略恐怕是要作废了。

        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趁着大明失去主帅的良好时机,数股倭寇合力攻陷福建兴化府,并将府城焚掠一空,屠杀居民两三万人。

        自倭寇进犯东南以来,破州、县、卫、所虽已经有百余计,但却从未波及任何一座府城,而这是大明以来的第一例。

        在得知消息之时,宁江气得跳脚大喊徐贼误国。他还特意跑了一趟城北,拉着林然喝了一通闷酒,便发了一夜的嗦,次日清晨才匆匆赶回兵部继续上衙。

        原本良好的抗倭形势,却是因为这一次党争,令到福建兴化府的百姓招到了一场浩劫,数万百姓死于倭寇的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