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县的历史却是颇为传奇,却是由一个小渔村演变成为一个经济重县,更是后世的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由于近海的海滩成为重要的盐场,华亭县城以北吴淞江南岸的青龙镇发展成为繁华一时的商业中心。然而到了南宋末年,吴淞江上游淤浅,青龙镇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与此同时,贸易中心就转移到华亭县东北部——青龙镇下游七十里处的一条小河上海浦的西侧的一个渔村,致使这个渔村日益繁华。

            南宋咸淳三年,正式将这条小渔村设为上海镇,并派镇将驻守于此。

            元灭南宋后,至元十四年,元朝在上海镇设立了市舶司,其官署衙门设于上海镇内。至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元朝正式批准设立上海县。

            到了本朝,松江府下辖华亭、上海和青浦三县,其中青浦县是于嘉靖二十年割华亭、上海两县北境而建,华亭县仍为府治所在。

            现如今,这里已经是江南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府城内外,商市云集,店铺林立,楼堂成片,无数的商贾、士子和百姓云集于此。

            正是上午时分,一轮秋日高悬于空中,这洁净的阳光散在松江城的东城门上,而城门上面有着两个龙飞凤舞的“披云”两字。

            在披云门之下,这里的官兵已经禁止百姓出入,松江府的官员和乡绅等候在此。除了府县两级衙门的官员,还有两淮都转运使司扬州分司的官员,另外是地方大绅徐陈等人。

            松江徐家有四兄弟,老二徐阶位居大明首辅,老四徐陟位居南京大理寺卿。老大徐隆和老三虽然没能进入官场,甚至举人的功名都捞不到,但谁让他有二个好兄弟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