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不是朝廷将胡宗宪擒拿至京,福建兴化城被围之时,浙江定然会出兵相助,而不是任由那帮倭寇设计攻陷兴化府城!”有个士子话题进行了延伸,显得愤恨地翻出旧账道。

        桌面突然砰地一声,一名士子用拳头砸在桌面上道:“依我之见,朝廷因当起复胡宗宪这位军事大才,由他来主持北边的边防!”

        在这个平静二月底的夜晚,随着两份捷报从广东和福建过来,京城已然涌起了一股暗涛,有人竟然借机提出要启用胡宗宪。

        南京给事中陆凤仪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嘉靖下令将胡宗宪押解进京,只是勒令胡宗宪回籍闲住。

        闲住,这便是证明胡宗宪无罪,且没有被夺官免职。去年底的蒙古兵临北京城,这仿佛还在昨日,很多士子已然是想起了胡宗宪。

        却不知是拥护昔日的“七省总督”胡宗宪,还是仅仅对当朝北边军事的不作为感到愤慨,起复胡宗宪的声音越发的强烈。

        靳先生今晚便是在青楼的大堂中喝酒,初时还没有将这帮士子当一回事,但慢慢地觉察到风向有些失控,这才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靳先生将青楼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旋即脸色凝重地说道:“东翁,一旦朝廷对广东和福建实行重赏,必定会被有心之人利用。特别去年鞑子杀到北京城下一事,恐被有心之人给翻出来,从而为胡宗宪的复出造势!”

        在大明为官,不仅是首辅的位置被人惦记,这兵部尚书同样被各方势力虎视眈眈。除了挂着兵部尚书衔的宣大总督江东外,现在闲居在家的胡宗宪才是杨博的最大威胁者。

        杨博虽然深得皇上依重,特别是他出任边关总督期间,总是能够阻挡住蒙古骑兵南下,但他似乎又拿不出过于耀眼的军功,甚至去年蒙古骑兵再次出现在京城附近。

        反观闲住在家的胡宗宪,昔日诛杀最大的海盗头目王直和徐海,一举扭转了大明被动挨打的局面,迫使倭寇只能逃离富庶的南直隶和浙江,更是一度派遣戚继光到福建轻松地诛杀倭寇,可谓是东南倭寇平定的最大功臣。

        虽然胡宗宪重新被朝廷任用,断然不可能将他杨博直接取而代之,但凭着胡宗宪的军事才能和声望,他杨博恐怕在这兵部尚书的位置呆不得太久了。

        杨博从来没有小窥过胡宗宪,若不是严嵩突然倒台,被召回京城的兵部尚书便不会是他杨博,而是那位战功赫赫的胡汝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