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自然不可能是杀之不尽,从日本飘洋过海的倭人其实冒着藏身大海的风险,而随着越来越多倭人的一去不返,选择冒险的倭人只会越来越少。

        随着广东开海不断推进,那些昔日因海禁铤而走险的海商则会重新投身于航海贸易中去,毕竟海上贸易的利润却是超乎想象。

        当然,朝廷和兵部都不可能轻易认同这一点,特别兵部那帮北方系的官员恨不得再起倭事,怎么可能会给南方系将士这么大的功绩。

        张四维倒没有想得太深,只是知道自己没有资格跟林晧然进行争辩,却是灵机一动,便是试探林晧然的口风道:“既然林部堂以为东南倭事已平,却不知您以为当如此奖赏戚继光和俞大猷呢?”

        林晧然抬头望了一眼南方的天空,便是将想法说出来道:“戚继光倒是无所谓,毕竟他去年刚从浙江副总兵升迁福建总兵,还得了世袭千户的恩荫。只是俞大猷在兴化一役同样建功颇丰,去年从福建总兵平调到广东总兵,现在立下此大功若再不行封赏,却是未免令人心寒!怕是有人会说……咱们现在朝廷比不上严嵩当政之时,连五十两都省下了!”

        虽然后世大家首推戚继光,但实质俞大猷的军事才能不逞多让。

        俞大猷虽然是世袭百户,但却是考取了武举人,从而一举成为千户,开启了他充满起伏的军旅生涯。

        经过了多年的军旅生涯,俞大猷于嘉靖三十五年出任浙江总兵,不仅彻底平定了浙西的倭寇,而且大破徐海所统率的倭寇,得以升任署都督同知。

        岑港战役之中,胡宗宪看到岑港久攻难破,便有意放任倭寇出走。只是此举遭到御史李湖弹劾,胡宗宪为了自保,便是将俞大猷做了替罪羊,险些丧命于狱中。

        俞大猷先后在大同巡抚李文进手下任职,而后因功升为镇篁参将,并参与了对飞龙国王张琏的征缴,最后将张琏部下萧雪峰等生擒。

        去年兴化城被破,震惊朝野,俞大猷临危受命,被委以福建总兵,跟着戚继光、刘显一起收复了兴化府,并重创了这伙倭寇。

        只是在战后的论功行赏中,不仅没有谋得高升,反而被平调到了广东总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