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又是低声商议一些事,话才刚刚结束,林金元进来汇报张伟造访。

        跟着当年在城北做顺天府尹不同,现在他是堂堂的礼部左侍郎,已然是身处于朝堂的漩涡之中,每晚总会有官员前来拜访于他。

        林晧然似乎早知晓张伟会到访,当即便是让林金元将人领过来。

        孙吉祥心里微微一动,当即便是认真地询问道:“东翁,你想要推举张鸿图出任宁夏巡抚?”

        “如果阻力不大的话,我确实是想要将张鸿图推到宁夏巡抚的位置!”林晧然伸手端起茶盏,并没有隐瞒地点头道。

        官场的斗争,其实争的还是官职,是将自己人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

        在提出“南将北调”的策略之时,他便知道想要真正贯彻下去,还要打破以杨博为首的文官对北边的把持,需要安排自己的人出任督抚。

        不过北边各大总督都是极有份量的人,而他的人无论是战绩还是资历都远远无法跟那些总督相比,故而只能先从巡抚着手。

        当然,这些都是兵部尚书杨博的自留地,将俞大猷弄到辽东总兵已经殊为不易,而想要将张伟安排到宁夏巡抚同样是困难重重。

        孙吉祥的眉头微微蹙起,对着林晧然认真地劝说道:“虽然张伟在《谈古论今》发表了两篇治军策,但他没有军旅的履历,又不曾在兵部任职,怕是很难为之!”

        “我知道,但不试过又怎么知道不可为呢!”林晧然喝了一口茶水,却是态度坚定地道。

        自从张璁接圣旨入阁,大明一直以来的廷推制度逐渐名存实亡。到了严嵩当政之时,所有大臣的任命不再进行廷推,都是通过一道圣旨进行任命。

        像昔日吏部尚书吴鹏被弹劾罢官,严嵩当即哀求皇上任命小舅子欧阳必进接任,只是仅仅没过多久,嘉靖还是下达圣旨改由青词写得好的郭朴出任吏部尚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