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惊之后,徐阶当即进行反驳道:“吴阁老,当下九边将士萎靡不振,跟鞑靼交战胜算并不大,朝廷财政亦是无力肩负辽东持久的战事。杨博今以大局为重,将石华暂调回本部,给大明边军换得更多的喘息之机,此乃老诚谋国之举,何错之有?”

        “杨博错在‘怯’字!我大明边军哪怕不能取胜,亦可据险而守,焉有闻风丧胆之理?今俺答指名伐石华山而藏勇将,他日俺答指名伐他杨博,他杨博会不会为顾大局而辞官乎?”吴山原本不想跟徐阶如此针锋相对,但他知道如果不力争一番,那么他弟子魏时亮的处境会不妙,亦是据理力争地道。

        却是不得不说,在大明做官不仅要恪守己身,这吵架能力亦是一个极重要的技能。昔日的夏言能够上位,便一定程[八一?]度归功于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

        如果说本朝官员的私心最重是谁,恐怕还是当属兵部尚书杨博。

        杨博此次能够如此反应迅速地将石华山召回本朝,恐怕更大的原因是石华山并非嫡系,考虑的还是己身利益的得失。只是事情一旦到他身上,怕是能够将辽东将士都打光,亦是不肯摘掉头上的乌纱帽。

        这……

        黄锦看着首辅和次辅在这里发生了争执,却是不由得瞠目结舌。

        徐阶自是知晓杨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正想要指责吴山是在无端揣测一位当朝重臣,结果嘉靖却是突然传出一个咳嗽声。

        在嘉靖朝做官,最重要的是圣意。昔日的严嵩是那般的权力滔天,但嘉靖结果不用他了,如今亦落得被削籍抄家的悲惨下场。

        徐阶的身体一个哆嗦,却是惊疑地将目光落到嘉靖的身上。

        吴山亦是听到了这个咳嗽声,亦是知晓皇上是有话要说,同样恭敬地抬头望向了当今圣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