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相信杨博没有私通白莲教,但杨博恐怕亦不是十分的干净。

        在杨博在九边担任总督之时,虽然大家都称颂杨博是“在宣大,则宣大安;在蓟辽,则蓟辽安。”,但这份安定并非是依靠于战绩,更多还是体现在蒙古骑兵没有大举南下的前提下。

        这里其实隐藏着一条利益链!晋商向蒙古进行走私,而杨博充当晋商的保护伞,蒙古那边自然是要“卖面子”给杨博。

        正是如此,不管徐阶是持何种态度,他心里已然是不愿意向杨博伸出援手,不愿意自己的手被这种人弄脏了。

        李茂年发现事情似乎比自己所想象得要大一些,便试探性地询问道:“爹,你觉得杨博会被免职?”

        如果杨博真的倒台,那么朝堂的形势必然又出现一场大巨震。吏部尚书的位置一旦出现空缺,必然再度引发各方的争夺,进而会改变当下的朝局。

        “徐阁老此次同样不会坐视不管,他此次必定还是会站出来力保杨博!”李春芳的心里宛如明镜般,当即进行判断地道。

        李茂年的眉头微微地蹙起,却是疑惑地询问道:“爹,那你……”

        “我……明日告病在家!”李春芳暗叹了一口气,当即打定主意地说道。

        他知道无法改变徐阶的立场,而明天必定会上演一出龙争虎斗。只是他终究还是有着一点道德操守,若是为了一些政治利益而力保杨博,却是无法度过心理这一关。

        当年蒙古骑兵杀到北京城下之时,杨博就应该受到惩处,而不是让着他一直充当晋商走私的保护伞,不断地损害着大明的利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