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暄过后,林晧然便来到香案前,带领着妹妹和家仆进行迎旨:“臣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林晧然迎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论是对待藩国,还是对待朝堂的重臣,通常都会讲究一个“礼尚往来”。他们这些大臣主动上疏请辞,那么新帝亦要做出“礼贤”的做派,故而往往还要“施恩挽留”。

        林金元亦是早已经打听到这个“潜规则”,故而早有准备迎接这道圣旨。

        站在堂上面对着院中的人群,当即便是展开手中那道明黄的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林晧然入仕已有十年,在地方有安民乐业之功,在市舶有开海之绩,在京则有辅助帝王之材今改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任兵部尚书,加授太子太傅,钦此!”

        跟着清朝的体制有所不同,明朝的四殿两阁学士并不存在绝对的高低关系,所以并不会像清朝出现“后来者居上”的情况。

        大明阁臣是一个讲究资历的地方,地位的高低一直是由谁先入阁所决定的,像现任的次辅李春芳之所以能够排在前辈郭朴之上,便是因为他比郭朴先入阁。

        只是在这条主干之外,还出现着一条旁枝。早期入阁的阁臣都会被授文渊阁或东阁,而后才会调到殿学士,故而殿学士在理论上要优于阁学士。

        林晧然现在担任文渊阁大学士,哪怕他一直没有升,只要挤掉前面的三位阁臣,便能够顺理成章地成为首辅。

        只是他现在能够从文渊阁大学士改为文华殿大学士,无疑会更显体面,亦能够向外界传递一个良好的信号。

        至于太子太傅的虚衔,虽然亦是向前迈了一小步,但无疑是有所加分,地位亦算是上升了一点。

        这便是隆庆给出的“挽留礼”,虽然没有什么权力含金量,但亦是一份让人感到舒服的回礼,更能够让林晧然以此为理由选择留下。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晧然听着宣读完毕,自然不可能拒绝圣旨而坚持离任,却是忍着心中的小激动,显得规规矩矩地回礼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