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这些长筒,外形和马林上辈子小时候看到的炸石油用的长条形的工业榨胶差不多的样子。

        小时候,马林的家乡被外国专家推断说有石油。当时是90年代末的样子,官方派出大量人手,在淮左市的乡下农田里,打眼放炮。

        在90年代,刚爆发过海湾战争没几年。当年,人人都听说过中东石油土豪的有钱。所以,人们都憧憬,希望家乡炸出石油,然后,一起富裕。

        后来……咳咳,的确出石油了。但是,好像和当地人无关,好处都是油企的……然后,油企吧,只交国税,地税都不交。貌似,好处和地方没啥关系……

        特么的,好处最后都是油企的,千万吨石油储量,和巨大的产量,给地方的好处,只有算GDP时可以拿来凑一下数字……当然,如果是混进了油企,那也是端了金饭碗了,待遇比公务员都牛。但这,貌似机会很少。因为,油企是一个封闭的圈子,外人一般进不去,人家岗位都传给孩子呢。油田子弟吧,有出息的出去挣大钱。没出息的,接班在油田上班……嚓,羡慕死别人了……

        年少的时候,马林还幻想过自己家乡找到大油田后,成为科威特那样的富裕地区,家家有小汽车呢。结果,县里倒是找到两个千万吨级油田。但是,地方和百姓压根就没啥好处。因为,按照法律,资源国有,和地方及个人无关……两桶油不交地税,也不会给当地百姓一分钱福利……所以,他当时盼了个寂寞……

        但是,当年那个榨石油的场面他记得清清楚楚。一群熊孩子,跟着石油勘探队蹦蹦跳跳的,还偷摸过那红色的炸胶,还看见工作人员用电线控制放入钻孔里的炸胶条子,然后用对讲机说“XXX,炸!”……

        然后,钻眼里泥水冲天而起……大地震颤,一群熊孩子围上去,手摸着炸喷出来的泥水,看看有没有出石油……

        但当时傻不拉几的孩子们不知道,那种起爆,根本不是当场炸出油,而是为了通过爆炸产生的地震波的频率,还分析更深的地下有没有油田。因为,石油密度和岩层不同,地震波的反馈数据也不一样。

        不过,当时还是八九岁熊孩子的马林不知道啊,和一群傻不拉几的小伙伴期盼着炮眼能当初喷出石油呢。甚至,考虑过当场用脸盆接一点回家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