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林的奏章是让孔泰直接送往大明内阁的,没有直接送给正德。实际上,把奏章送给那个和送给正德,是两回事。

        如果德兴铜矿交给正德,那么,正德肯定会把铜矿吞为皇家私有。到时候,皇家内库不缺钱了,大明皇帝的话语权就会更重了。到时候,内阁都必须向皇帝低头。因为,他们需要铜来铸钱。而且,正德有了德兴铜矿,也就有了组建强大军队的资本。没准,大明帝国强盛,就在眼前。

        但是,这不是马林想要看到的……

        若是重生为大明帝国的文人,马林肯定会把铜矿献给正德,作为大明帝国强盛的资金来源。

        然而,屁股决定脑袋,马林既然重生为欧洲君主,自然不希望看到明帝事太过强大。所以,把铜矿给正德,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直接把奏章递给大明内阁,那就完全不同了……

        内阁是大明文官集团的最高代表,只要奏章落入内阁手里,在成全了内阁政绩的同时,铜矿的主导权,肯定也会被内阁掌控。

        若是刘瑾还在,这个铜矿献上去,没准会被内廷抢过去,作为正德的钱袋子。然而,强势的刘瑾已经倒台,而其他“八虎”的成员烂泥扶不上墙,无法和强大的大明文官集团对抗。到时候,这个巨大的铜矿的掌控权,一定会落入文官集团手里。

        然后,造成的后果,就是文官集团更加强大。层层盘剥之下,最后落入大明国库的就不是太多了。同时,掌握了钱袋子后,文官集团在和正德较量时,底气就更足了……

        所以,把德性铜矿交给皇帝还是内阁,完全就是两种后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马林最终选择了把德兴铜矿交给大明内阁这个明朝文官集团的代表。如此,也能换取文官集团的好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