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乖!”顾夜夸赞地捏了捏他肉嘟嘟的小脸,一边裁油纸,一边对八婶道,“这几天别给小家伙吃油腻的,明天只给他吃熬得粘稠的米粥,后天可以吃点软软的面条或者疙瘩汤。”

        她把退烧药包了三个纸包,肠胃药包了九小包,叮嘱八婶“这粉红色的药粉,是退烧的,明天早中晚各吃一包。这白色的药粉,连着吃三天,也是早中晚各一包。”

        济民堂不让人买药回去服用,是怕有人借机屯药炒高价。青山村里的大多数村民,虽然日子过得穷些,对孩子还是比较疼爱的。绝对不会出现,借着孩子生病,把药买回去倒卖的现象。

        尤其是八婶前面生了几个孩子都夭折了,把小东当做眼珠子一样疼爱,更不会有那种顾虑。这也是顾夜让八婶把药拿回去给孩子服用的原因。

        顾夜留在手中的药,都是加了红莲花瓣上的露水的,药效发挥得更快了。没多久,小家伙的烧就退了,肚子也不怎么疼了。

        八婶付了一百二十文药钱,抱着熟睡的儿子,口里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送走了八婶,顾夜打了个哈欠,看到哥哥在院子里冲她直笑。顾夜白了他一眼,道“这么晚了不睡觉,在这傻笑什么的?”

        “说谎的孩子,鼻子会变长的哦!”小木偶的故事还是顾茗从妹妹那听来的,他笑着伸手去捏妹妹的鼻子。

        顾夜拍掉他的手,冲他说了句“幼稚”,进了爷爷的屋,甜甜地喊了句“爷爷,路上还顺利吧?我做的药酒怎么样?”

        “顺利,药酒不错!就是太少了,喝不过瘾!!”顾萧晃了晃瘪瘪的酒袋。

        顾茗爬上炕,趴在哥哥的被子上,懒洋洋地道“药酒有保健的作用,本来就不能多喝。爷爷要是喜欢喝酒的话,下次到镇上买些高粱酒,我给你蒸一些烧酒出来!”

        这世界的酒,大多是粮食酿造出来的低度酒。蒸馏过的烧酒数量极少,且价格超贵。顾萧曾经喝过的御供“十里香”就是烧酒的一种。不过,度数只在四十度左右,比起顾夜做药酒的六十度烈酒,还是差点儿。

        “你会蒸烧酒?”顾萧睁大了眼睛。他不认为自己孙女能无师自通学会制烧酒,但这时代的手艺人都代代相传,孙女到底是从哪儿偷学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