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了那个时候,在仅剩的有实力能够夺取整个江东的两大势力当中,究竟是选择刘备,亦或是周瑜,这对于江东世家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对于孙权军残部而言,三老将也许还会侍奉孙氏一族其他余孽,继续负隅顽抗下去,可是,对于其他一些懂得审时度势的地方郡守和县令、长们而言,就没有必要为了一家一姓而让整个江东落入到一个外乡人的手中了。

        事实上,在东汉末年,中华大地上已经逐渐形成了地域之争,尤其是世家大族之间更是如此。

        而在周瑜看来,不论是孙权军,还是刘备军,亦或是自己一方,唯二的两个变数,就是金侯和吕蒙,这两员小将年纪都非常小,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但是,若是将他们二人放在一起的话,显然是战场经验更为丰富的金侯更加占据优势。

        不过,有了周瑜的事先提醒,如果吕蒙此次向东的军事行动,谨慎小心的话,并不一定就会败在金侯的手中,而让周瑜如此放心吕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刘备不但没有给金侯加派人手,反而在一渡过长江的时候,居然将金侯手中原本那一万屯田兵也全都调走了。

        在当时,刘备虽然对金侯说,调走他的人手只是暂时,但最后,因为甘宁所部水军已经完全被黄盖所率领的吴郡水军完全缠住的关系,刘备军已经无法从江北向江南运送更多的军队,故此,临时也就变成个长久。

        在周瑜看来,刘备做出的这个看似比较稳妥的调动和选择,其实是这一次刘备南渡长江,夺取整个江东计划当中最大的一个败笔。

        通过密探,周瑜其实已经获知,这段时间以来,在江东搅风搅雨,打得孙氏一族各个郡守和将领们焦头烂额都金侯,他手中现在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居然全都是从丹阳郡当地新招募到的。这在周瑜自己看来,都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如果金侯手中一直都保有有足够兵力的话,而且是他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军队的话,在这个时候,吴郡辖下大部分属县说不定早就已经易主了。

        这并不是周瑜看轻朱治,两人共事的时间并不算短,周瑜对朱治的能力很清楚,朱治为人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中庸,尤其是军事能力,甚至还不如他的那个长子朱然,但是,孙坚、孙策和孙权两代人三位新的主公之所以都如此信任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为人忠心耿耿,而且,能力平庸这两点上。

        忠心耿耿就不说了,能力平庸,也就意味着作为君主好控制这样的臣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