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时候,陈氏一族真正的顶梁柱——陈登,却根本不理会这些东西,一回到淮浦县,陈登就命人将他和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们所住的宅院用围墙全部封堵了起来。陈登这么做,就等于是自行将他自己圈禁了起来。后来,哪怕他的老父亲陈珪三番两次亲自出面劝说,陈登依然还是不肯从围墙走出来。

        也怪不得陈登这么做,做主接受汉献帝的册封,背叛刘备的人,就是陈珪,他是陈登的父亲,古人有言,子不言父过。

        既然父亲亲自做出的决定,陈登自然不能违抗,但是,背叛信任自己一直效忠的主公刘备,这也与陈登一直信奉的君臣之道不符。

        顺从父亲的意志,是为不忠,而反对父亲,是为不孝,加在自己父亲和主公刘备之间的陈登,自然是左右为难,因为,他认为,自己唯一能够做得的,就是自此以后,闭门不出。

        因为,陈登心里面很清楚,自己这么做,只要陈珪不再自己作死的话,刘备看在他的面子上,是不会再为难陈珪,再为难整个陈家的。

        至于已经被刘备军所杀的两个叔父——陈瑀和陈琮,以及陈登的两个弟弟,陈登从未因此而恨过,亦或是直接杀了他的两个弟弟的金侯。说到底,那四个亲族的死,也只能怪他们自己命不好。在加入了那场自以为能够顺利成功的叛乱当中,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个乱世当中,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

        难道他们几个在发动叛乱的时候,就没有提前想清楚这一点吗?

        自然是想过,只不过,陈家人把曹操的许诺太当回事了。

        自从陈登见识过金珏一步步对刘备产生巨大的影响开始,他心中忠于刘备的信念远比历史上的那个他要强得多。

        刘备连续两次顶住曹军的进攻,稳坐徐州刺史的位置,就是明证。事实上,陈登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个时空当中刘备控制的底蕴远比外人想象得要强大的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