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疏不间亲,吕范却使用了一个身为臣子极为难得的方法。

        每次孙权向他要钱的时候,吕范都不敢私自将钱直接交给孙权,而是每一次都会将此事告知孙策。在当时,吕范就因为这样的做法而被孙权所嫉恨。

        后来,孙权年满十五岁的时候,孙策任命他守阳羡长。上任之后,孙权想要私自用钱的时候,孙策知道后,并不会全部允许,这个时候,孙权辟除的阳羡县功曹周谷,却与吕范的做法完全不同,他完全是在纵容孙权,孙权但凡从官库里调用的前次啊,他就会暗中修改簿书,将用途隐去。

        在当时,孙权可以多花钱用来享乐,他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原先的历史上,孙权接替他的哥哥当上了江东之主之后,他真正懂得创业和守业之苦,之难,才整整醒悟到,吕范的做法是侍君以忠,而周谷欺上瞒下、更改簿书的方法,虽然暂时性的满足了孙权一个人的私欲,但是,他这么做却是在陷君于不义。

        故而,吕范后来得到的重任,周谷却被孙权弃用了。

        而在这个时空里,受金珏的影响,吕蒙很早就被孙策提拔,而又是因为孙策之死,孙权个人威望不足,再加上孙坚留下来的老将与孙策的亲信之间争权夺利,因为吴国太在背后撑腰的关系,蒋钦等三员大将在大战将起之时居然都被调离了孙权的身边。

        而没有了孙策的约束,和吕范的谏言,名义上他是君主,可是,军中事务他根本就插不上手,他一张口,程普和韩当虽然表面上会应承他,但是,军事会议上下得决策,就会用二公子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军中事务为由,基本上不会听他的提议。

        而这才是吕蒙最终转投周瑜的最主要的原因。

        吕蒙很清楚,以蒋钦他们几个在孙权军中的地位,现如今都被两个老将排挤城那样,而刚刚才被孙策提拔起来不超过一年时间的他,一旦带兵回去勤王,十有九八会被那两个老东西剥夺了手中的兵权。与其这样,还真不如转投信任他能力的周瑜。

        当然,后来,周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所展示出来的能力,也是让他逐渐归心于周瑜。

        其实,在孙坚留下的三老将当中,拿主意的人是程普,韩当因为是辽西人,在江东的根基也不深,所以,他对程普的做法,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另外一个老将——黄盖,他是个直性子的人,知道后,立即写信给程普,让他改弦更张,团结孙策留下来的所有文武官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