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与刘邦和刘秀相比,曹操此人有能力,有魄力,也敢用人,可是,他自身的气度不够、名望也差。太监的子孙也倒罢了,为了一己之私,他就算是想要从陶谦手里夺取徐州,也完没有必要在攻城略地的时候,大肆屠城。

        单就这一点,就已经让司马懿的心理产生了迟疑。

        原本的三国历史上,在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出彩的地方,也仅限于他提议让曹操在拿下汉中之后,立即进军夺取巴蜀。结果,曹操因为担心许昌的局势,拒绝了。按说,以司马懿的能力,以及他兄长司马朗为了曹魏鞠躬尽瘁的功劳上,曹操也会大用于他。司马懿却选择了韬光养晦,在曹丕朝才真正大放异彩。

        这里面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金珏对于谶语的新解读,让在座的三人都沉默不已。

        好一会儿,陈宫突然站起身,径直走到吕布的正对面,一躬到地说道:“温侯,天子在洛阳,就算是您愿意将他接到河东来,陛下也未必愿意。所以,属下认为,我们也完可以如此,暗中寻觅一个有名望的刘姓子弟,将之扶持起来。将来,若是真有人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温侯也大可以当今陛下当成更始帝就成了。”

        陈宫的这个提议,虽然大逆不道,但是,却深合吕布的意思。

        根本原因,吕布和汉献帝,他们双方看对方都别扭,甚至憎恨。吕布曾是董卓的属下,汉献帝恨董卓,自然也很吕布。这一点,吕布又如何看不出来呢?

        “公台,你打算找寻何人呢?”杨俊突然问道。

        “噫!”在场的另外三人都非常惊异地看着杨俊,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刚正不阿的君子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他不是应该像刚才那样,站出来指斥陈宫和司马懿吗?

        “呵呵,看我作甚。温侯,公台,我虽然忠于汉室,但却不迂腐,当今陛下既然没有能够一匡天下,必然会落入其他诸侯的手中,而且,陛下与温侯不睦,我也能猜到。故此,温侯新立一个萧王,一旦当年陛下落入其他诸侯之手时,也好为汉室留存住血脉。谁刘不是刘啊?”杨俊淡然地解释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