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孔融也承认刘备所说的话也并没有错,因为,这三份榜单,又岂能是一个小子所写的呢?张飞说得这句话,孔融听到后,的确引起了他心中很大的困惑。

        这时候,刘备忍不住又劝道“文举兄,您还是再多多考虑一下,我并不是一定要留您继续与在这里。只是,曹操那厮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在徐州屠城,在兖州屠戮名士边让,听说,他不但杀了边让,还将其妻妾也一并夺走。

        文举兄,你性格方正,正如这份忠臣榜单上所言,曹操现在是顾及陛下的面子,才会容你去当将作大匠。以后,他一旦势力大张,未必就会再看陛下的面子,到时候,文举兄您就真得危险了。”

        “唉!玄德贤弟,你说的,我都懂!可是,身为人臣,岂能避让宵小之辈,我辈在这乱世,能够死于王事,不正人臣之仪吗?你还是不要在劝我了?”孔融放下酒杯,坐直了之后,正对着刘备,叹了声气,正色回答道。

        这就是孔融。

        “唉……!”刘备闻言,也长叹了一声,闭上了嘴,他心知,既然孔融拿定了主意,其他人很难再说动他了。

        可就在这时,酒宴之上,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的徐庶突然说道“文举先生,徐某虽然并不知道这三份榜单究竟是出于何人之手,可是,我大概已经从这第三份榜单猜出了其人大致的来历。怎么,文举先生您可有兴趣去认识一下此人吗?”

        徐庶突然这么说,是因为,他从孔融刚才看到这份榜单时,激动兴奋地神情,想到了一个方法,一个可以救下孔融一家人的方法。

        徐庶也很清楚,孔融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敬佩孔融的为人。

        孔融四岁让梨在后世可谓是人所共知,可是,在东汉末年,真正让孔融名传天下的,却是孔融小时候和大名士李膺之间那段著名的对话,以及孔融和兄长,以及其母在党锢之祸中争死这两件事。

        故此,徐庶也不希望孔融就这么自投罗网似得去许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