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衡,这里是私宅,无需称呼官职。你方才想什么,想得那么出神,难道,你还在为了今日之事而伤神吗?”张肃也些责怪地问道。

        “抱歉,君矫兄。”黄权抱拳向这张肃拱了拱手,歉意地回答道,只是,他并未多做解释。

        “呵呵呵,公衡贤弟难道还在想那个瘸腿的小子。公衡贤弟,我不得不说你一句,张鲁即便再不济,有阳平关这样的天险挡着,除非那个瘸腿的小子长了翅膀,能把他部下的黄巾军都带到汉中郡,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击败张鲁。你今天在使君大人面前说的话,实在是太危言耸听了。”宴会上,治中从事庞羲不屑地质问道。

        庞羲,河南郡人。初事刘焉,任议郎一职。后来,他奉刘焉的命令,将刘璋从长安城带回到成都,刘焉临死前,托孤于他与与赵韪,再后来,庞羲嫁女于璋长子循为妻,故此,特为刘璋所亲厚。

        按说,刘璋就算是任命庞羲为別驾也不为过,只是张家在益州势大,张肃在成都的名声也非常好,故此,庞羲自愿屈居在张肃之下,担任了益州刘璋部下的二把手,也就是治中从事。

        而另外一个托孤重臣赵韪如今正领兵屯住在巴郡,被刘璋任命为征东中郎将,一方面防备荆州刘表,一方面,防备汉中张鲁。

        刘焉建立的东州兵已经开始为祸蜀中,逐渐成为整个蜀中大族和益州各郡百姓心中的大祸害,故此,此时的赵韪已经因为这件事而心生反叛之心,他暗中联络益州各郡的郡守和世家大族,准备联合起来,将刘璋从益州刺史的位置上赶下去。

        “庞兄,你这话就有些过了。在主公面前,自当畅所欲言才是,若是向其他那样一问三不知,就算是好的吗?”庞羲这么讽刺黄权,张肃第一个就看不过眼了,出言怼了一句。

        按说,这种军国大事,像庞羲这样的武将最应该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可是,除了庞羲,居然没有个武将站出来。

        就算是庞羲本人,也只是向刘璋提了一些不咸不淡的建议,拾人牙慧而已。

        显然,这些酒囊饭袋,跟自己吵架的本事挺高,与张鲁军一交锋,就都原形毕露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