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还是得由金珏拿主意。

        几天之后,傅干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广汉属国都尉吴兰,听说是吴懿的堂弟,率领自己所部兵马再加上广汉属国三县的兵力一起向自己一方归降。

        这么算起来,吴兰是第一个自己主动向金珏军投诚的刘璋军将领,虽然官职并不高,广汉属国也只有三个道(管辖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就被称为道),总人口都十分有限,更不要说兵力了。据报,即将加入金珏军的吴兰所部,总共兵力也只有5000人左右。

        不过,吴兰自己手里面有大约2000由蛮族组成的山地兵,战斗力不是蜀兵能够比拟的。

        为了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这是金珏的原话,傅干带着人到离大营十里之外,亲自迎接吴兰一行。

        见到吴兰,纳降之后,傅干又亲自任命吴兰为裨将军。

        金珏与其他诸侯不同,目前他对手下将领的将军称号把的很严,并没有让自己手下的车骑、骁骑之类的将军称号满天飞,那是以后,金珏培养出合适的帝王人选之后,由他们去亲自分封。而金珏也将自己的心思告诉了金珏军中目前较为重要的将领们。

        了解了金珏的心思,金珏军的将领们对于什么名号也就不像以往那样太在乎了。事实上,在金珏军中,比拼的是个人能够带兵的数量。

        除了撒豆成兵分计划中,金珏弄出来的那个掌管二、三百人的官长之外,在金珏军中能够单独领兵最基本的将领称号就是别部司马。

        在金珏军中,一个别部司马能够掌管的士兵人数并不固定,最少500,最多能够达到5000,为此,金珏还特意将这个官职也整出了花样。他将这个官职有分成了五个——前、后、左、右,以及小别部司马。其中,也就只有小别部司马统管的士兵总数是固定的,只能统帅500名士兵。

        而像魏延、成廉、杨任等偏、俾将军,虽然将军称号非常逊,但是,他们所能够统帅的兵力却没有任何上限,金珏对每一个被他册封的偏将军和俾将军都说过一句完相同的话——当上我麾下的将军之后,你能自己征募到多少兵力,我不管,我只管你能不能打胜仗,仅此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