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傅干这么一说,刘晔也就生不起气来,他故意摇头苦笑着调侃道“彦材兄,要说沐并和时苗两位先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这一点我信,可是,您可是家学渊源,要知道,在汝南郡,除了范先生之外,南容前辈可是在下以及很多人都深为之钦佩啊!”

        傅干的父亲允文允武,在消灭黄巾之乱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可惜,他所遇到的非是明主,被汉灵帝间接坑死在了汉阳郡叛乱中。

        听了刘晔的话,傅彤突然又插了一句道“军师,公子说过,我们到了汝南郡之后,应该先去拜望一下范先生的陵墓,并设法将范先生的后人保护起来。”

        “对啊!你我差点把这件大事给忘了!”傅干闻言,一拍自己的额头,有些懊恼地感叹道。

        刘备军形势危急,傅干等人来到汝南郡的时候,一脑子想得都是如何尽快将孙策军击退,接着如何取汝南郡的事情,一下子把这个更为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在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时期,党锢之争中,死得最冤枉,也是最壮烈的就是汝南郡征羌人范滂,汝南人都很尊敬他,因此都称呼他为范先生而不名。

        老实说,在曹操未能统一北方之前,各个势力凡是想要在汝南郡站稳脚跟的,就得去祭拜一下范先生,最好能够把他后人招募至自己手下为官,哪怕让其做一个泥塑的雕像,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得到汝南郡普通老百姓和寒士们的拥戴。

        可是,范滂的后人们,厌恶再为东汉王朝的皇帝效力,故此,对于朝廷、权臣,以及地方势力代言人的征辟、招募都婉拒了。这一点,从范滂明明有儿子,可是,从他死后,征羌范家再无一人在接下来的三国、晋朝为官,就是明证。

        “彦材兄,万万不可,你用那种方法对付江淮间的其他名士,无所谓,但是,若是强行用此法对待范家人的话,恐怕要犯众怒的。”刘晔闻言,连忙出言阻止道。

        “呵呵呵,子扬贤弟,你所谓的众怒,‘众’字又指的是哪些人呢?整个汝南郡的士人,百姓,亦或者是我大汉天下的士人或百姓。再说,我就算是有这个打算,也不是强行逼迫范家人为官。等我取了整个汝南郡之后,我会将范家人都安置在安城县内。

        到时候,范家人是喜欢读书,还是喜欢务农,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对于范家,公子也就只给了这么多指示。公子的意图,也只是事先做些预防措施,防止范家人将来的结局会如同许县中那个已经被曹贼牵线木偶般掌控的所谓天子而已。”傅干笑着解释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