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收之后,荀彧便开始将颍川郡内各县的颍川人都迁徙到关中去,却将梁国、沛国和陈国的百姓都非配到了颍川郡内各县之中,他这是依照荀攸的建议,将三郡国百姓留下来,继续在颍川郡屯田。

        到了明年,即便同贾逵所担心的一样,金珏会派将领和士兵进入豫州和兖州,干扰曹军迁徙百姓进入关中,那个时候,真正颍川郡原有的百姓也早就进入到了关中定居。首发33

        这就是荀彧的第二私心。

        对于第一次长安军事会议上,贾逵所说的话,荀彧心里面是极为赞成的,但是,荀彧那个时候,已经准备强谏曹操人才选拔的事情,他就不可能像贾逵那样,接二连三地在曹操面前,大夸曹操的生死大敌——金珏。

        荀彧原本就不是一个喜欢犯颜强谏的人,他非常善于察言观色。

        荀彧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遮遮掩掩,做得非常光明正大,而带兵驻守在许县的夏侯惇也不是瞎子,自然看得出荀彧如此施为的用意。

        不过,在迁徙百姓的问题上,荀彧很是知趣地将沛国谯县百姓也作为第一波填补关中人口空白的百姓,迁徙进入了关中,夏侯惇对于荀彧的这种带有私心的做法,除了写了一封奏折交给了曹操之外,剩下的,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对此,曹操也同样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曹操手下的谋士和文官当中,颍川人这个群体实在是太过于庞大。

        荀彧这么做,不是他一个人的私心,而是所有颍川人的集中意愿的体现。曹操深知这一点,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去得罪整个颍川派。

        第二,荀彧是无法替代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