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这个并不在金珏亲手所写的,官方正式公布的益州百姓分级制度当中,但是,金珏却亲口给他麾下的各郡太守和各县县令、县长们给出了官方解释——不肯到官府注籍,游离于官府之外的百姓就是游民。

        在益州境内,被金珏归为‘游民’的群体,不仅不是少数,仅从建安四年,刘璋离开益州之后算起,蜀郡境内,一下子便涌入了非常多的百姓,据保守估计,光是游民这个群体,就有一万多人,五万余户之多。

        在金珏治下的百姓,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金珏制定的所有制度,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以户基本单位,比如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就是如此。

        金珏制定的征兵制度稍后再。

        但是,游民因为难以统计,故此,只能暂时记录其中壮丁的数目,至于其家人,也只能暂时按照以一户五口人来计算。

        故此,即便是杨沛,暂时也无法完全统计得出,在整个益州,在蜀郡境内,那些依然没有去各级官府注籍的百姓,究竟有多少。

        那么,在金珏治下,为何多了如此多的游民呢?为何又是在刘璋离开益州境内的情况之下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算是金珏不解释,他麾下绝大多数文武官员也都知道其中的原因——金珏在三巴三蜀境内一下子杀了那么多当地的世家豪强,以及中地主中商人,以往依附在这些大户人家的百姓自然就多了起来。

        不仅如此,不仅仅在三巴境内,即便是在三蜀境内,这片汉人占了大多数的地区,山中依然生活或者躲藏着数量非常多的蛮人、原住山民,或者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躲避在山中的汉民。

        金珏靠着铁血政策,将土地收回到了官府的手中,也打破了各郡各县境内的政治平衡。

        官府治民,起码在益州境内,在金珏治下,是直接的,而不再需要通过地方的豪强和世家之手了。就连收取赋税的时候,地方上的两级官府也是直接以土地多寡来收取,而不需要再向以往那样,看地方上世家豪强们的脸色行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