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先的历史当中,袁绍父子发动官渡之战的时候,真得曾经不顾郑玄的身体,派人逼迫郑玄从军,利用他的声望,来大涨袁绍军的声望,结果,郑玄毕竟还是老了,受不得军旅之苦。

        强权之下无公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因为古代华夏历朝历代,当兵的当中识字的人几乎为零,根本就不会听秀才讲道理,就算是听了,他们大多数人也听不懂。

        最终,郑玄死于元城。

        那个时候,郑玄教过的弟子们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是为病死了的郑玄送葬而已,根本就没有敢在之前站出来为他们的师傅发声,硬抗袁谭的命令。

        因此,在这个时空,不管是为了他的亲孙子,还是为了他自己,郑玄最终所作出的选择,也就举家迁徙到汉中郡来,从结果来看是对的。

        最后一个原因,却是郑玄到了汉中郡之后,才发现的。

        原来,外界一直有传闻,金珏居然胆大妄为地在益州境内公开抵制、压制儒学,企图大兴诸子百家当中的其他学派,但是,真正到了汉中郡之后,郑玄和之前在路上一路保护郑玄安全地抵达汉中郡的部分弟子们惊疑地发现,金珏在汉中郡内部胆大妄为地设立地大汉皇家学院,掌控着居然不是金珏或者他的亲信,而是两位儒学长者——第五巡和韦端。

        想当初,关中三辅人虽然将第五巡、韦端和金尚并列为‘三休’,但是,实际上,第五巡一个人的名望就远高于后面二位了,哪怕他们两个人的声望加在一起,也远不及第五巡。

        一方面,是因为第五巡所在的京兆郡第五家族,在东汉时期,的的确确算是一个大家族。

        另外一方面,第五家族,也包括第五巡在内,在东汉时期,当过的官职也一直都不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