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个人,大部人的公论分别是沈友,张温和虞翻,但是,金珏却并不认为虞翻应该被列入到这个行列当中。

        尽管到最后,孙权因为虞翻总是喜欢在他面前直言的缘故,将他直接远贬到了交趾,但至少他是曾经为孙策和孙权效力过,在他们兄弟麾下也做过大官,曾经得到过重用。

        而另外一个真正有大才能的人,就没有虞翻那么幸运了,此人自然就是与孙策有着深仇大恨,却不得不终身都必须屈身于江东孙氏一族统治下的陆绩。

        在孙策主政时期,陆绩因为父亲亡故,自己的年纪又实在太小的缘故,他不得不厚着面皮先后在他的两个大仇人——袁术和孙策门下当食客,以求在这个乱世当中苟活,但是,即便是他的年纪大上个十几岁,无论是袁术,还是孙策,又怎么可能重用自己仇人的儿子呢?

        ‘陆郎怀橘’虽然被后世传为了佳话,但是,在当时,这件事那可是陆绩所处窘境最、最真实艰难生活的写照。

        一个当时才六岁的孩子,又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在大仇人的面前,委曲求全呢?536文学

        这也是后来,金珏通过刘山,极力向刘备推荐,一定要将陆绩招募到他麾下任职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出于金珏对陆绩的敬佩;

        第二个原因,金珏也同样不希望,同自己在这个时空里,身世差不多的陆绩再委屈他自己,继续委身于仇敌的治下委曲求全;

        而最后一个原因,陆绩虽然年纪小,但是,他已经过世的父亲陆康,在江淮间,在江东四郡之地的名望却是非常高的,也因此,刘备将陆绩招致到自己的麾下,也的确是能够起到很大‘千金买马骨’的效果。

        更何况,即便是在孙策死后,也许是因为陆绩性格也同样强直好直言,亦或者,孙权心里面也同样是非常膈应孙氏一族与陆绩之间极大仇怨的关系,于是乎,被视作江东明主的孙权孙权平定交州以后,陆绩转任郁林太守,一直到陆绩在任上病死位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