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选择皇帝候选人时,金珏对所有第一次被甄别过后的参选者设定这个年龄限制,这一点,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为何?

        原因很简单,年纪小的参选者,也就是那些年纪还不到十五岁的,大多数都是心智未全,出身低微的,即便吃过苦,对社会的认识也很贫乏,这样的人,即便将他们选进大汉皇家学院里培训几年,出来了,也有可能称为书呆子。

        出身相对较高的,或者相对较好的,个人见识倒是够了,但是,其中大部分却全都是被儒学读好了的书呆子。

        没错,就是书呆子。

        虽然孔融对金珏亲口‘创造’出来的这个词,一直都愤愤不平,但是,他的内心当中,却是认可金珏将这些儒学根基比较深,却年纪尚幼的孩子们排除出大汉皇家学院。

        金珏所举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汉元帝。

        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被后世儒家所称颂的贤君汉宣帝刘病已,就曾经感叹过,将来坏大汉基业的,就是当时的太子,他的儿子——非常喜欢儒学的汉元帝。

        结果,正如汉宣帝所料,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金珏若是真得听了现在定居在汉中郡的诸位大儒们的话,自选有儒学基础的刘姓之人进入到大汉皇家学院学习,那么,在他看来,还真不如干脆就直接选刘晟作为唯一个候选人来得更为适合。

        金珏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一是并不像把赌注压在刘晟一个人的身上,毕竟,无论是哪一个有幸进入到大汉皇家学院里的刘姓学院,原本在原先的历史上,都不曾有过这样的际遇。

        金珏无法保证他看好的刘晟就一定能够走到最后,因此,多选几个候选人,未尝不是一个增加获胜率的好办法。

        而金珏只需要替他们先一步将天下诸侯当中威胁最大的曹操赶出关中三辅,之后,就看那些最终被选出来的候选人,他们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