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氏因在祖居地的族人尽亡,在帝都的南氏为族人守孝,俱避开了艳色衣裳,又因是国宴,不能穿麻衣,每个人的簪子或钗子上系有一缕细麻线,小孩子代发绳绑束头发。

        南知弦梳着公子头,以麻绳束发,面白肤净,眉清目秀,也因年少,被养护得好,粉嫩粉嫩的,可爱活泼。

        被天大馅饼砸到的小孩子,还懞懞的,被身边的长辈抱起来站好,仍然没反应过来,眨巴着灵活的眼睛望自己家族长辈,无声的征求长辈指点。

        乐韵看到长得像美少年哥哥的孩子特别想撸他的头,还得忍着,笑咪咪的问:“南家的小家伙在哪读书?能不能将启蒙书认全?”

        玄孙辈的小孩儿入了小仙子法眼,南老太君心中惊喜,欢喜的躬身回禀:“回小仙子,老妪家族的这个小玄孙叫南知弦,今年七岁,蒙皇恩浩荡,他和几个兄弟在皇宫学堂与皇族子弟一起读书,已将启蒙书学会,随夫子接触经略诗词歌赋。”

        “闻弦知雅意,名字挺好听。”乐韵想起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看南氏家的小孩子越加喜爱,也不愿意见他因自己而误学业,做出折中的建议:“他在上学,不能中途而废,且先等一等,南氏为小家伙另请合适的夫子,待年后再一起送去皇家园林,也免得误了小孩子的学业。”

        小仙子如此体贴入微,唯恐夜长梦多,北庭帝君立即接话:“哪敢劳小仙子久等,孤将教导小家伙的几位夫子一并于重阳后送去园林即可。”

        南氏世家诸人也想尽早将南知弦送去小仙子身边受熏陶,因小仙子好意,他们不好意思更改,帝君愿意派知弦的夫子们一起去园林自是再好不过,老太君率族人谢恩。

        “如此也好,”乐韵瞅瞅无数渴望的眼神,再次给帝君颜面:“小家伙一个人在园林求学难免枯燥,不如从与小家伙同在皇族学堂读书的同龄孩子中挑选几位与他做伴。”

        “多谢小仙子恩赐。”北庭帝君喜形于色,代朝臣们感谢小仙子恩赐,与南氏知弦同堂而学的孩子们有三四十余,与小知弦相处得好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余人,若能一并送去小仙子身边,那是他们天大的福缘。

        朝臣们也万分感激,至于没有与南知弦同龄小孩子的朝臣就算遗憾也没有半分的不满,是他们家没机缘,怨不得人。

        乐韵点点头算是表示收下了感激,再也不肯多说,她已经给足了明月国和北庭帝君颜面,再继续给他们脸,容易导致人心不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