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为龙山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器物,是一种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多见于较大型的墓葬中。

        蛋壳陶的质料全部是细泥质的黑陶,不含任何杂质。

        薄陶胎是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薄部位在盘口部分,薄者0.3毫米,个别有薄至0.2毫米的,一般在0.5毫米左右。

        柄部和底座因要承托上部重量,陶胎略有增厚,但常见也不超过1-2毫米。

        器身高度不超过25厘米,重量多数为50-70克。

        有“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之美誉,这种一触即倒,易于破碎的珍贵器物绝非一般生活用具,可以断言“蛋壳陶”应该是专为礼仪用的器皿。

        乡下的大集,每次都有一两个买卖古董的小贩在集头摆摊,而那件陶碗就是一个白布摊子上,金三只是扫了一眼,就看到了那黑陶杯。

        陶杯很新,所以它才会出现在这里,要是真正的龙山文化蛋壳陶,是在四千多年前制造的,传到现在绝对不可能保存的这么完整。

        这件黑陶很漂亮,这件蛋壳陶杯的盘口、杯部和底座部分有细密的同心圆轮纹,据此推断是经快轮加工而成。

        陶体不是一次成型的,柄、杯之间都有明显的粘合痕迹,有的柄部还分上下两节,上为细实柄,下作中空管状,把杯体套入中空的管形柄内,外形似杯柄一体。而杯体的外径和筒形柄的内径必须吻合,稍有误差陶胚就成了废品。

        杯体外露的,其腹下部多有细弦纹,中空柄部并有多种纹样的镂孔,高杯又多饰以竹节纹、波纹和弦纹等,纹饰和造型的配合极为和谐美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