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带着这四个女孩就想走,这时陈老2家的悲从中来,抱着自己的四个女儿不撒手了。

        旁边一个老女人,一把扯开抱着孩子哭的陈家女人,“她陈婶,不要哭了,这有什么,人家给你的这价可是够高的了,这一定是好人家的,去了这样的人家,又不是一辈子见不到,寻到出路,你女儿会托人来跟你说一声的。”

        周围的街坊邻居也在劝说,有人围着金三,想要打听他们是哪里人,以后也好让陈家的跟他的女儿见上一面。

        院子里的三个大男人,唾沫横飞的指着陈婶子骂着,金三撒了个谎就想走,可只是稍微停也就听清了那边的争执,这时他却不想走了。

        那陈家三个兄弟,这是来收房收地的,这陈家的财产,怎么也不能落到外姓人手里,金三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中……

        原来古代争家产是这样呀,原来古代的家是这个范围呀。

        金三听着旁边的议论:“这陈婶子家要搬走了吗?”

        “不搬怎么办,她一个人又活不下去,也不能改嫁……”

        这边争吵的热闹,一会儿外面又来人了,这次来的是管理这一片民众的里正到了。

        金三一看,这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男人,估计就是这里的村长一类的官,标准的古人打扮,长发梳的一丝不苟,加上跟金三一样的那一身细棉布的衣服,看着就比金三顺眼。

        毕竟在这地方,一般人少有穿长衫的,这人的穿着,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那陈老2家的,看到里正,忙向他靠拢,比起对面的亲人,她更觉得这里正更让她安心些,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最详细的注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