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舅舅姨母以及家族宗亲如今的不帮忙,不借钱,也能理解。

        毕竟在关白一开始上私塾的时候,凭着关父那一年只能赚二十多两的行当,一交税手上便只剩了十五两不到。在这个世界的物价,一年一家三口最少也要花费十两。

        但是待到关白上了私塾之后,光一年私塾的学费就已经到了三两银子,然后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花费。凭关父那十五两银子的年收入已经很难支撑,而随着一年年长大,购置新的书籍又是一笔花费。

        而书籍相对于关白家庭来说,又贼贵。

        就是最常见的《三字经》、《论语》、《礼记》来说,都是五两银子起步一本。

        刚买第一本书的时候关白也曾向李公明抱怨过书贵,李公明笑着说道:“书自然贵,但书上的道理却是无价了。”

        随后待到无人时,李公明又和关白说道:“其实八百多年前的书没这么贵的,那时候基本是人人家里都有几本书。但是呢,却总有那么一些市井,愚昧之人见自己家桌子缺了个角,拿着书去垫脚。”

        “还有着一些自以为聪明之辈,拿着书去上大号,当作擦拭之物。还有着一些人一到了冬天,甚至撕毁书籍用来烤火取暖。”

        “后来好像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看不得祖宗留下来的瑰宝被如此糟蹋。便认为这些卑劣之人,应该抓起来问罪。但最后还是当初默默无闻,以后却是配享太庙的理圣站了出来,认为不知者不罪,只需把书籍卖贵一点,那么买的人自然就珍惜了。”

        “于是书籍的价格便慢慢水涨船高,到了如今已是如此昂贵。是以这便也是理圣一直被后人诟病的一点原因之一。”

        再后来的事关白也就知道了,因为听说书先生曾经说起过。

        那时书籍瞬间从几文钱涨到了二两银子,一开始还很少人买。都是民间有存书的人家在低于官价交易,那些拿书籍当擦拭纸和用来烧火的人,看着家里残缺不全,烂在手里卖不出去的书籍,瞬间觉得好像失去了一大笔财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