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啥亲,是我家关白成为书院贡士了,也就是国子监国学士,懂不?”最后还是关父出来道明了缘由。

        小楼巷居民大多都不懂国学士是何意义,只是觉得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便吹捧起关白来。

        “关家儿子真有出息。”

        “是的,打小我就看关白有出息。”

        关父已经年过四十,但看起来说是五十也有人信。别人若是说他如何厉害,关父还以为是拍马屁,不怎么放在心上,可能只是一笑而过。不过若是说他儿子关白厉害,那就真的很受用,很放在心上。

        这不,听完邻居夸赞后,关父就大步子迈出,去杀猪了。待到关父走后,邻居看向关父,又吐了口口水,笑骂道:“你看就一屠夫,不过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就如此趾高气昂。”

        ......

        关白来到书院后,下了马车,马车依旧是如昨日般远去,变得虚幻,直至消失。

        关白来到书院正厅,此刻不仅刘如镜在此,还有一位中年儒士,长得一副国字脸,眉宇间透露着一股博学,但又不羁的气质。刘如镜看到关白来后,便与关白介绍此人道:“这是陈宁安,兴化元年与你一样,在闵州通过圣选的,算是你正宗的同乡前辈。”

        关白与陈宁安问了声好,陈宁安倒是对关白很有兴致,与他说了许多自己的故事。关白才得知陈宁安与兴化六年中了举人,而后为官六年,于兴化十二年辞去官职,此后便一直在闵州隐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