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自从到了扬州以后,深居简出,并将州城附近的宅院捐出做为百姓增长见识的博物园,在附近州县的声望极好,而这次以十贯一股的价格购买股券,只一天一夜间,便成了整个扬州城街谈巷议的中心人物。
证信堂前这段道路本来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但鸾驾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碧纱窗后,赵环低垂螓首。何中使说,为了保全证信堂的信用,也就是维护夫君的清誉,这也是为了大宋,大宋需要证信堂。苏先生说,邓相公既是夫君好友,又是皇兄倚重的心腹大臣,他刚刚登上相位,既要安定国内局面,又要筹备北伐辽国,一雪国耻,这证信堂乃是邓相公布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人心万万不能有失。在苏先生与何中使两位的劝说下,赵环终于答应配合他们做这一场戏,出面将购进南海券的交易限制在二十贯以内,拖延南海券下跌的时间。
马车停下。“殿下,证信堂到了。”
赵环点点头,宫女掀开轿帘,她下了轿子,回身一看,证信堂外等着交易的人山人海,恍如当初辽人南侵,成群结队逃难的人们。苏同甫早已等候证信堂大门外,将赵环引进殿内。这时,所有的掌柜都停下手中交易,站起身来向公主殿下行礼,原本嘈杂的大殿内安静一片,若非长公主垂询,无人敢胡乱出声。禁军隔开了交易的人群,为长公主清出了一条通道,这些人丝毫没有不满的神色,反而兴奋中带着紧张。赵环天生丽质,几个无赖子因不懂礼数,直愣愣地看着她一步步走进证信堂大殿。赵环也不以为意,轻移莲步走到了柜前前面。
众目睽睽之下,赵环有些心慌,这种抛头露面之事,她还是头一回。
竭力维持着庄严与镇静,她完全踩着事先编排步子,走到本来是何宣赞坐着的桌案前。
仆役早将何中使的太师椅撤去,换了一张公主府中带出的软藤椅。
赵环点点头,坐了下来,目光落在放在案左如小山一般的账册和股券上。即使在鄂州的时候,赵环也从来没有亲自查过账,公主府中账册有何中使保管,赵行德在府外的账簿则由刘文谷保管。但是,这时,何中使将一本薄薄的账簿双手送到赵环面前,恭恭敬敬道:“这是交易总账,请殿下过目。”听他口气,别人都以为吴国长公主平时便经常验看账簿,此次南海券交易数额仅仅一天就数十万贯之巨,怪不得长公主要亲自到证信堂来一趟。
只这一趟巡视,不知会生出什么变数?
该不会殿下一时兴起,发现这股券买卖不划算之后,忽然又改变态度,不再购进南海券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