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相公虽然骨鲠忠直,但如此开罪士大夫,殊为不智。曹尚书也不劝他一劝?”
“唉”
“无愧于心怕什么?天下尚有清议,岂是几个学政能左右的。”
“唉,要是赵大人在河北就好了,北伐大事必成。”
水师军官三三两两从白虎堂走出,这次与安南当地士绅诗词雅集,最大的收获就是传抄了这一首岳飞自做的诗。北伐开支巨大,增加赋税亦在所难免,鄂州学政中有些怨言传到了大名府,岳飞便作诗回应,“堂前但见弦歌者,不闻河北恸哭声”之句,意思再也明显不过。邓素将此诗登在邸报上明发天下,那些不满加税的学政被一个统兵大将都指着鼻子骂,如果要骂回去的话,胜之不武,不胜为笑,气焰顿时下来不少。宋朝文武殊途,甚至偏爱粗鲁不文之将,岳飞这首诗出来后,朝中有些人不敢和他在大义上争斗,却暗暗指责他心思深沉,有收买人心的嫌疑。但是,民间和州县学的廪生却没有这样猜疑之心,反而众口传诵,广为传抄,都说岳大帅是我大宋难得的良将,短短时间内,这首诗居然就传到了安南。
安南的士绅告辞以后,王武威、高肃、刘志坚等夏**官留了来话别。
“这位岳将军文武都还来得,若是将来能够出将入相,就和我朝差不多了。”
王武威随口笑道。赵行德却只是微笑着点头,并未置可否。岳飞不但能打仗,而且善于筹措粮饷和料理民政。汴梁易帅之后,赵行德在河南所推行的屯田等诸多事务,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但没有荒废,反而愈加发扬光大。然而,关东从根子上就是文武殊途,以文御武,一个武将再如何出色,声望卓著,也不可能被学政和廪生们推举为丞相。
不过,赵行德心念微动,王武威这一句话,似乎别有所指?
“末将斗胆请教上将军,可知待大食战事了结后,我朝是否会出兵一统关东三百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