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整个秋冬大明从辽东,到大同的边境,都谈不上多平静,但是总体来说,兀良哈的投名状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只是整体战略上,还是朝廷占据被动,虽然将辽东,宣府,大同三镇的骑兵聚集起来,未必弱了兀良哈。

        但是这么多骑兵分布在千里战线之上,就显得薄弱多了。

        兀良哈也不想与明军硬碰硬,故而他分兵数队,分别突入边墙,是抢一把就走。虽然对与大明来说,九边的经济凋零之极,根本是朝廷的负担,但是对兀良哈来说,即便是抢过来一袋粮食,一口铁锅,一个女人,就是赚的。

        于是乎,面对这样局面。

        朱勇也很难将骑兵聚集起来,毕竟每一个军镇都是守土有责的。骑兵都调到朱勇麾下,等兀良哈骑兵到了,各镇的步卒根本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各地损失大了,他们要吃朝廷的苦头的。

        所以朱勇只能,让各镇各守其地,将骑兵都分配下去。

        总体来说,就变成这样的局面了。

        兀良哈一来,遍地燃起烽火,百姓,其实边地也没有什么百姓,即便有百姓,也是军户。躲进各个千户所百户所之中。

        如果有人逃跑不及时,就被兀良哈追上了,下场就不用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